《国医国药》 弘扬国粹
传承精华 科普惠民
文/禹州市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研究会会长 铁绍文
五、药王与药都
“医不见药王不妙,药不进禹州不香。”“医不拜药王不灵,药不过禹州无味。”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药王与药都禹州的赞誉。
(图 药城药王像)
(一)禹药因“药王”而兴
禹州是中华民族传统中药发祥地之一。从轩辕黄帝在禹长期修炼以草为药开始,禹州就与中医药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,尤其是药王孙思邈来禹州后,犹如花木逢春,绽放了中医药之奇芭。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间,向群众与同行虚心请教,收集校验秘方的医生;也是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;他第一个提出“防重于治”的医疗思想;又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。他是第一个提出“针灸会用,针药兼用”和预防“保健灸法”;他是第一个创立“阿是穴”的人;他又第一个扩大奇穴,选编针灸验方;他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;又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;他第一个用胎盘粉治病;又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;他第一个用砷剂(雄黄等)治疗疟疾病;又是第一个治疗麻风病专家;他是第一个用羊餍(羊甲状线)治疗甲状线肿;他又第一个用动物肝治眼病;他首创地黄炮制和巴豆去毒炮制方法;又第一个治疗脚气病;他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;又是第一个创绘彩色《明堂三人图》;他是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,使用牛奶治病的人;又是第一个提出并试验成功野生药材在家种植;他第一个系统、全面、具体论述药物种植、采集、收藏方法;他编撰了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《千金方》。孙思邈创立的“二十四个第一”,是对中华医药学乃至世界医药学的重大贡献。大禹之洲这片沃土成就了一代药王,药王的成就奠定了禹州在中医药界不可动摇的“药都”地位。
(图 《千金方》照片)
孙思邈在禹州编写《千金方》,使最先受益的禹州人体会到了医药价值,认识到了医药与健康的人生密不可分,行医做药有利于已,有益于人,因此,自唐宋始,禹州之药业已有店、铺、堂、馆,亦开始小面积种植药材。到明朝,禹州种植药材已形成区域化。从明太祖朱元璋诏令药商云集禹州建立全国性中药材集散地,周定王朱棣《救荒本草》问世,到清乾隆时期形成春、秋、冬三季定期药材交易会,规模之大,范围之广,以致“内而全国十二省,外越西洋、南洋,东及高丽,北际库伦,皆舟车节转而至。”药材市场的形成,促使了医学的发展。明清之际禹州涌现出三名太医和14位名医闻名全国。历经四百余年时间,禹州已从区域医药发展到世界范围的交流与融汇。
(二)中药材类多质优
禹州市位于东经113°03′—113°39′和北纬33°59′—34°24′之间,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地带,属暖温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日照充足,风景秀丽。北部、西部、西南部群山环绕,山前丘岗起伏,中部和东南部平原广阔,全市大小河流50多条,颍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。全境东西约55公里,南北约47公里,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。特殊的地貌特征,形成了不同的小气候群,为各种天然药用植物生产繁衍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。据禹州药材资源普查,全市有药材品种1084种,隶属209个科,其中植物类769种,动物类294种,矿物类21种,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品种中,禹州有147种。河南统一普查的351个品种中,禹州有255种,在这225个品种中,家种家养品种75种,占33.3%;野生品种101种,占44.9%;家野兼有49种,占21.8%。历代本草收载的道地药材有禹白芷、禹南星、禹白附子、禹密二花、禹韭、禹漏芦、荆芥、地黄、全虫、禹粮石等近30种。
(三)加工炮制技术精良
药材的汇流,药行的林立,促使了中药村的分类、炮制、包装、加工工艺的提高。禹州中药材炮制继承了药王教诲和雷公的影响,禹州人对药材的分装、加工、炮制精益求精,久负盛名。饮片加工及炮制因药制宜,制作精细,注重疗效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传统的制药工具,历经数百年的发展,小到切刀、杵臼、擂碗、碾槽、探针、轧刀,大到药铡、泡药的浸池、蒸药的转锅、煅烧矿物质药物的煅台等应有俱有。设备的完善,加工技术更是高超。加工过程中,其“浸、泡、煅、煨、炒、灸、蒸、煮”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。饮片加工精益求精,一丝不苟,在选、筛、浸、泡、切、炙、包、装、藏的工序上一丝不苟,仅在饮片切制上就分菲薄片、薄片、顶刀片,顺刀片,斜片,盘香片,蝴蝶片,以及厚片、嘴、段、丝、块等十八种形态。切制技巧,无法形容,一指甲大小的槟榔手工切出130多刀,加工炮制后饮片薄如纸,轻如絮。药材炮制,工艺讲究,程序严密。加工生地为熟地,要求必须用铜笼经“九蒸九制”;黄精须“九蒸十制”;陈皮润水后打板切制,线细入丝而不易折断;核壳去瓤后,用特制夹板切成鸭嘴形;切后的鹿茸片,置于手心能自动翘去芯;乳香、没药去油,花椒去籽,巴戟抽筋,远志去骨,柏仁、娄仁制霜等工艺都相当讲究。药材包装要分档,当归要选甘肃岷山背阴坡产的“十只王”为上品;厚朴要选湖北恩施和四川产的土中根皮为上品;昆仑棉芪两头见刀,截头去尾;白芷要选禹州古城、张堂、钟楼产的独支、皮细、外表黄白色、质坚、粉足、光滑、香气浓郁者为上品;全虫选禹州鸠山大鸿寨圪垃垛附近野生八腿两夹、色黄、腹内无杂物者为上品;禹白附要选郭连乡张涧、韩楼产的个大,色白,粉性足,嚼之麻辣刺舌者为上品,包装用油纸、木箱、封口。
由于加工精细,炮制严谨,在清朝禹州已有“保光清凉散”,“九天阿胶”相继问世,驰名中外的“九蒸九制大熟地”,于宣统三年(1911)在德国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,被列为宫廷贡品。还有九蒸黄精和九蒸槐豆等也非常有名,丸、散、膏、丹等中成药应有尽有,如活血壮筋丹,中风回春丸、梨膏糖、蜜苏丸、一把抓、回春片,肥儿散、小儿惊风丸等。
(四)中药文化氛围浓厚
(图十四 《中华药王孙思邈》)
禹州自明清以来,药行林立,多时达2000余家。春节之时,药行医铺为庆贺节日,其门联对子大都以药相联:内科多是“金鉴遗风”、“和缓高风”、“指下生春”等;外科则是“华佗再现”、“是乃仁术”等;妇科是“女科圣手”、“妇科独步”等;儿科是“如保赤子”等;眼科是“瞽目重明”等;针灸科是“十分火候”、“万病一针”等。对医术全面,声望很高,不计报酬的医生,多分别奉贻“良医良相”、“医德长河”、“济世救人”、“药王复生”之类的颂词。此外,各家各户都要恭请文墨先生作“药对”,贴于门楹之上。诸如讥喻人情事故者:“人参在世为官桂,厚朴传家要细辛”;描写化妆美容者:“青黛画眉红粉涂颊,金钗压发新绛点唇”;形容魁武英姿者:“大将军骑海马身披山甲,小红娘坐河车头戴银花”;医师寓所题:“手段能医国,丹砂可救民”;药店门首题:“论色彩尽是土里土气毫不惹人眼目,言品格都将赴汤蹈火慷慨为民捐驱”。还有“聚蓄百药,平康兆民”,“药圃无凡草,松窗有秘方”“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为摘星子,春芍药夏牡丹秋菊冬梅我是探花郎”等等比比皆是。象采药歌更是在实践中创作的中药文化。如《阳春采药歌》中的“正月茵陈二月蒿,三月四月当柴烧;茵陈采收宜细嫩,摘起幼苗梗去掉.....蒲公英宜春季采,采时最好花刚开......桑树根皮早春挖,趁鲜洗净泥和沙;纵向皮部刀剖口,除去外皮扎成把.....白头翁根宜春采,挖起根茎及时晒,保留头部白茸毛,除去泥土须要卖。”药行掌柜为了让学徒记住药名,创作的巧嵌药名的散文和谜语。如:“卷柏林里,常山脚下,表碟石畔,柴胡村庄。满山红油菜象一个个红灯笼。牡丹园中,白果树旁,何首乌(屋)里,窗糊防风,中堂悬挂水墨画乌梅,青木香几案,黄柏木方桌......谜语中有“牧童”(牵牛)、“空心树”(木通)、“军师难混”(苦参):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(通大海)、“一枚獐脐四五斤”(沉香)等等。有的医药文学中还含有反外来侵略的积极意义。如有一篇记忆中药名的散文这样写道:“外洋侵扰我邦荆芥(境界)......正使君子用武之地,请缨于四月十五半夏天,国老准奏后召开广芦荟(会),太阳起石(时)为(苇)先锋.....马前有军师徐长卿开道,鞍后有黑丑、白丑二副将保驾......猛士冲天雄风,何惧务竭化雨,直战到天南星落,老月石惊,天麻麻亮,立下十大功劳。当归日,跨海马,一条鞭,挂金灯,千里光,弃生地,返熟地,凯旋茴香(回乡)。军民同庆合欢,受将佩戴红花,荣封大将军,刻紫石英名永存。”还表达有离别夫妻相思之情的:“槟榔一去,已过半夏,岂不当归耶?谁使君子,效寄生缠绕它枝,令故园芍花无主矣。妾仰观天南星,下视忍冬藤,盼不见白芷书,茹不尽黄连苦!古诗云:豆蔻不消心上恨,丁香空结雨中愁。奈何!奈何!”“红娘子一别,桂枝香已凋谢矣!几思菊花茂盛,欲归紫苑,奈常山路远,滑石难行,姑待从榕耳!卿勿使急性子,骂我曰苍耳子。明春红花开时,吾与马勃、杜仲结伴还乡,至时有金银相赠也。”可见,医药文化已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