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胃健脾,补肾强筋的板栗
2022-01-06
观看:0

《国医国药》  弘扬国粹

    传承精华    科普惠民

板栗.jpg 

 

       现在是食板栗的季节,经常见到大街小巷都有糖炒栗子,飘香四溢。板栗除了味道鲜美还是一种健脾补肾的食材。另外,我们采摘加工时候,都经常丢掉外壳,其实板栗外壳是一种止咳化痰的好药。本文请广东省中医院中药师邓广海为大家讲述板栗和板栗壳。

       对于板栗大家比较熟悉,例如糖炒板栗,我们在大街小巷都经常见得到,又例如水煮板栗、板栗煲鸡脚、板栗百合糖水都广东街坊常做的美食,它吃法非常多的。

       板栗功效也是很多的。从外形上看,板栗似肾形,又称为肾之果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栗治肾虚、腰腿无力,能通肾益气,厚肠胃”。中医认为板栗有养胃健脾,补肾强筋,活血止血的功效,可以治疗脾胃虚弱、反胃、泄泻、体虚腰酸腿软、吐血等症状。

       研究表明,板栗有抗菌、抗炎、抗凝血、抗癌、抗疲劳等作用。板栗虽好,但板栗生食、熟食是有区别的,生食容易引起胀气。如果有糖尿病、风湿病及脾胃虚弱的人群则不建议食用板栗。

       板栗最早记载于《诗经》,有千多年食用历史。它在我国很多地区分布,按照产地不同,又分为南、北板栗。如果有曾经采摘过板栗的,那么会看到板栗外壳层是带刺,其实它是板栗的总苞,中药名叫板栗壳,是广东一种很常用中药。

       板栗壳性平,味甘、涩,有止咳,化痰,消炎的作用,临床用于慢性支气管炎,咳嗽痰多,百日咳,淋巴结炎,腮腺炎等症治疗。

       平时,我们将板栗壳煲水饮就有很多好处,例如可以缓解反胃、胃酸分泌过多等脾胃不适症状;可以治疗支气管炎以及因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;又可以医治淋巴结炎,腮腺炎。但中医讲求配伍,如果加上其他药一起合用,效果更好。

 

(摘自广东省中医院公众号)